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提高书法教学效益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承秀英
规范的书写汉字是书法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书法素质特长的具体要求。小学书法教学是一项高标准、严要求的系统工程。教育家们说得好,学生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我自1984年起开始担任书法教学,这里我想从优化心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与同行们商榷。
一、兴趣是学书的最好老师
标题这句话,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么就谈不上成功。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书法班来,学生学习的动机更多地以父母喜悦、赞赏为主要动力,真正对学习书法感兴趣的不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意志行为。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可塑性大,兴趣在于培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书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兴趣,成了书法教学的第一课。
首先,利用古今书家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书的乐趣。如《王曦之觞咏写兰亭》,《唐太宗巧骗〈兰亭序〉》等,这些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成就和曲折经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初感书法艺术的魅力。有的学生把这些故事讲给同学、家长听,有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书法小故事在班里讲给同学们听。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觉得上书法课有味。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书法比赛。哲学家说,体育比赛是人类情感文明的发泄。我认为,书法比赛是学习进步的较量。为此,我们每年至少要组织两次(如:铅笔字、钢笔字、毛笔书法等)比赛,获奖者80%以上是书法班的学生。小学生这种好胜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对获奖学生是个鼓励,同时也使未参加的学生产生了一种羡慕之情。
二、自信是学书成功的一半
人们都知道,美好的童年生活令人回味无穷。小学阶段正是播种学书“自信”种子的最佳时期,课堂上常见一些孩子“羞愧、胆怯、退缩”。把举着的手放下,到嘴边的话吞回,昂起的头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自信来源于信任。有一次,我请一位腼腆的小女孩回答“宝、安”的主笔时,她说“‘宝’字的主笔是宝盖头”,她又想了想说,“‘安’字的主笔也是宝盖头”。这时候教室里有人发笑,我马上接过话题:“‘宝’字的主笔说得很对,‘安’字的主笔是长横,请你说说‘容’字的主笔好吗?”,这位腼腆的小姑娘昂起头说:“‘容’字的主笔是撇捺”。我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她非常满足地坐下了。老师没有用“你又错了!”的口气,而是巧妙地为她搭建了一个下台阶的问题,这种诱导性搭台与信任对出了错误的小学生来说,作用不容忽视。
鼓励是自信的营养剂。适时、适地、适当地鼓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也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方法。去年中秋节的前夕,我带着一批学生去岳阳宾馆与日本沼津市的学生书法艺术团交流,大部分学生为成功的表演而兴高采烈。最后轮到胆小的黄睿作书了,第一个字马马虎虎,第二个‘山’字下笔写成了点,她放下毛笔时不小心又把墨弄到宣纸上了,她乞求地望着我,我走过去笑着对她小声说:“你能行,太聪明了,把‘山’字改写成画山,再接着写下去。”她大胆地拿起毛笔“唰唰”几笔,一幅别具一格的字画作品“江山多娇”呈现在外宾眼前,现场一片掌声。一次从失败到成功的体验,使她有了更足的自信心。
三、观察、比较是学书的最佳途径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够仔细是最为常见的心理品质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他们在临写字贴时,常常看一笔写一笔,一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结构松散。我的体会是教会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
其一,读贴、辩字、记形是教学的基本方法。
读贴,即引导学生看清字形,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字的完整的轮廓。如:欧体“智”字是呈长形的倒梯形结构,第一二笔连写,第三笔横长且斜,下边的“日”字横折吊脚。这样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就很容易看得真切。
辩字,指导学生分析字的部件,像自然课解剖一样,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分析。如:欧体“诚”字,是左右结构,左边“言”旁点偏向中间,右边“成”字重心紧缩,斜钩长而有力。
记形,让学生记准字形和笔画,部件在格子中的位置。学生练习都是用带“米”字格的字贴和练习纸,教学时教师稍加分析,学生就容易记清字在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征。如:颜体“呼”字,左边“口”字偏上,右边“乎”字横长、斜,竖钩挺且粗,是主笔。
其二,比较使学生观察得更为仔细。
先写再比,找差距。一个字通过读贴、辩字、记形之后,基本上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记忆,经常写写,把这个记住了的字表现出来,找找差距,学生容易进步。我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提醒他们,这个字在哪本字贴上临写过,你看见过哪位名家或老师书写过,是什么样字,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一下把这个字的字形说出来了,我让学生写后,再找原字贴比较,这样极容易发现不足。
师讲生比,促提高。一些学生经常写一些漂亮的字,教师应及时地把这些意想不到的好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者在教室墙壁上展出,让全体学生欣赏。让学生们自己来评一评,比一比。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作总结。学生们个个喜不自禁,都想把自己的作业放上去,展出来,也想当一回评委。
四、毅力伴随你走向成功
球迷们常说,体育比赛是意志、毅力的较量,胜利往往属于那些坚强的人们。学习书法更是这样。
学书是一项注意力很集中、全身心投入的肌体运动,学生往往感到学书很苦、单调、枯燥,写久了,手酸脚麻头乏味。因此,顽强的毅力、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心态成了学好书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用革命传统故事激励学生发奋。夏天酷暑难忍,冬天严寒难熬,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有的同学临池不缀,有的同学知难退缩。作为教师应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掌握学生情况。我常常针对性地讲道理红军长征的故事,也讲体坛健儿顽强拼搏的故事,身边勤学苦练的学生也成了我讲故事的好题材。学生从故事中受益匪浅,多数学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好“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园中的瑰宝—书法”。
培养学生专注、细致的心理素质。学书时不可有其他杂念,应全神贯注,长久坚持,学生会形成专注的习惯。笔画繁、复杂的字应提醒学生看清笔画,注意笔顺。认认真真地写,一丝不苟地写。
坚持就是胜利。学习书法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程,谁能坚持下去,谁就能成功。有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进步,认为没啥学头,我是这样告诫学生的:你进步不快,可能是你不坚强的表现,是为你自己不想练习而开脱,但也可能是你欣赏水平提高的缘故,这正是你与毅力较量的时候,不坚持,成功就会与你擦肩而过。耐心的开导有鼓起了学生前进的风帆。
多找“优点”提希望。对于那些尚在某一方面还存在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多找优点,巧妙地提出希望。书法班里字写得好,但写完字后到处是墨迹的同学总是存在,教师如果板着脸批评,学生在诚惶诚恐中接受,收效不佳,倒不如先表扬其优点、长处,再提注意卫生的希望,这种心理承受比挨批评不知要舒服多少倍,这样致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其效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