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学期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这学期,我们开始了真正的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阅读意识和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大声朗读——推广儿童阅读的好形式》、《为孩子提供阅读路线图》、《关于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话》、《用阅读打开心灵》等文章。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不仅更深刻地了解了阅读的重要性,提升了理论水平,而且坚定了做好研究的决心。
2、外出考察,学习他人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方法。
在学校的支持下,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先后赴无锡、南京、常州国英小学参加“滨湖之秋”、“全国第七届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亲近母语”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聆听到了先进的阅读理念,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并学到了一些指导朗读的方法。
3、付诸行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在学期初提出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求:布置一个书香教室,出一期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方法的读书板报;建设好书交换站;继续坚持“每周一诗”活动等。从实施情况看,课题组成员都行动起来,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另外,针对学生不知读哪些书的现状,我们教师分年龄段向他们推荐了优秀阅读书目。
4、指导阅读,学习阅读方法。
虽然教师已经向学生推荐了优秀的读物,但怎样阅读,其实也是一门学问,而且怎样通过共同的阅读来提高阅读水平,还需要教师做引导。因此本学期,按照计划,课题组成员蔡红老师向大家展示了《鲁宾逊漂流记》的阅读指导课和交流课。这是大家第一次上这样的课,自然是有很多困惑的,但蔡老师能认真借鉴优秀的阅读教学设计,并充分思考,因而两堂课的效果不错。课题组其他成员观摩以后,能认真地结合课例进行热烈地商讨,同时还产生了自己试试看的想法,非常值得提倡。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看到了收获,同时也在思考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今后我们打算将读书指导课、交流会推广开来,并且做好日有所诵的工作,同时还将针对课题设计提出的研究目标,作更有效的研究。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扎实的研究,一定会有收获,因为,我们已经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