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特点就是以大量的图片配上简单的文字,以最直观的方式让低年段的孩子读懂故事,同时培养他们观察、阅读、理解、思考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也真正得到了这些方面的训练,学会了怎样阅读课外绘本,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是对培养低年段的孩子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授文本教材时,老师善于引导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第一,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在课堂中让孩子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这样才会使学生把绘本中所蕴含的主题、内涵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点在沈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例如在老师带着孩子观察了“我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等几幅图文后。紧接着连出示两幅图:变成河马的爸爸、变成猩猩的爸爸。这时候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猜一猜这两幅图的所配文字是什么。从而小结出爸爸在“我”心中的形象。
第二,在读故事讲故事的同时,充分发挥孩子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提倡快乐学习,孩子在欣赏精美的图片,倾听有趣的故事时候,思维活跃,乐于学习探索,所以在课堂中能结合文本加强听说读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