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阅读的欲望。
①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作品扩展。学到写秋天的课文,就大量的扩充关于秋天的短文、儿歌、古诗。这样阅读的内容多了,对秋天的认识也深刻了。
②以某个知识点为切入口,横向拓展。比如学到练习中的“春联”,读来朗朗上口,它篇幅短小,易诵易记,是我国独特,珍贵的文学遗产,我先引导学生读、理解,引起他们的兴趣,课后再让学生收集春联,动手写一写,了解写的方式,并进行展示“我喜欢的春联”,将他们摘录抄写的春联贴在教室墙报上,让学生认识读的方式,在闲暇之余放声吟诵。这样无形中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故事会、古诗背诵比赛,检查课外阅读效果,利用读书会介绍适宜的读物,并安排固定时间为之创造自由阅读条件,把自己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介绍给自己的伙伴。以此来巩固学生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