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价值、内容、指导方法及评价方法是苏霍姆林斯基课外阅读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他看来,课外阅读既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教学存在的一种活动方式。研究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发我们对课外阅读有效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第一,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性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其学会自主选择好的书籍。教师的真才实学主要来源于大量的读书。“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脑壳掏空,精神财富耗尽而无以补充。”真正的教师一定要是读书爱好者,这是学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教师必须科学地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学生接触精粹的学习资源。为此,为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必须要处理好书籍的内在价值与学生主观体验之间的对立与统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就是好的书籍也面临着跟其他信息来源进行竞争的局势。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因此,要挖掘不同读物的审美特质,让学生乐读,以使学生主体达成课外阅读的目标。
第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尤其是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由小学到中学,随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同化新知识越容易。但实际上,不少学生却产生了学习困难。对此,苏霍姆林斯基的解释是:教师的教育不当,使学生存在着知识、技能、思维等缺陷,这些缺陷又导致了学生学习困难,出现学习成绩的下降。解决学习困难,不少教师的办法是让学生反复地“啃”教科书,课外加班加点给他们多补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两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思维、授予学生学习方法、因材施教等方面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取得成绩,而课外阅读完全具有这些方面的教学功能。他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