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是 海
——读《摸不着门》有感
郑陆中心小学 吴晓亚
孔庆东老师说:摸不着门,是天太黑,还是门太高?是我们身在此门中,还是身在此门外?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意思就是要从老远的地方开始,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去追求!
跟着孔老师去摸索教育这扇门,发现这门连接的是大海呀!
一、学生是海
在《摸不着门》中,孔老师多次谈到学生,包括自己的孩子,以下三例让我印象深刻。
在谈到关于自己孩子的教育的时候,
咋教育学生?一代一代的教育学者都在孜孜不倦地为之注解,也美好了一代一代后来者。在很多人眼中,远在几个世纪之前,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可现实是,学生从来都是亦步亦趋于成人预设的生活轨迹,成人还美其名曰为了他们好。那么,咱们征求过他们意见吗?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但给人的思索空间确实无比深邃。学生大了,不免想这想那,问是问非。当学生突破了我们的模具,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复杂的世界时,我们应该像鲁迅说的那样: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从学生观角度解读《摸不着门》,
二、语文是海
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作为语文老师,当我看到这段话时,我很惭愧。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是为了让学生语文成绩好而教语文,虽然这是很无奈的。
语文是什么?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把它的精神,把一种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所以孔老师说:你必须以对待整个人生的态度来对待语文,才能学好语文。
语文是学习的奠基石,当我们真正认清语文,就会明白: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应该是个导游。如果把课文看成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老师应该是一个导游,因为老师已经事先进去看过了,已经熟悉一些情况了,然后你领着学生去,一路介绍,但是不要找定性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就像孔子,他给学生回答问题不是讲大道理,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对一个概念、一个思想的理解有一个基本差不多的内涵就可以了,它表现在具体语言形式上的时候没有标准答案。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去理解活生生的任性是最重要的,平等对话,才能教学相长。
从语文角度解读《摸不着门》,
教育,是一片海,气象万千。孔老师,文之大家,他的思想之广阔,之深邃,一如大海。我读他的书,只是在大海涨潮时捉住了几滴水珠。人说,一颗水珠也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那就让这几颗水珠引导我前行的方向吧!
20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