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爱
那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花瓣飘香》。按照预设,从“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这句话品出小女孩的爱花之后,我追问道:“联系上文,你还还可以从那里读出小女孩很爱花?”如我所预料的一样,很多孩子的目光停留在了第二自然段。于是我便请吴婷回答问题,可她居然说:“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其他孩子没让她说完就打断了她:“要联系上文……”我默许了孩子们的评价,随后就围绕第二位同学找到的,也是大多数同学,是我都赞同的“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这句话中的“小心地”、“双手捧着”体会到小女孩对花的爱惜、珍爱。随后,直至下课,教学流程都很自然、顺畅。
但我总觉得对于吴婷回答的处理不尽如人意,于是,我又读了那句话:“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我猛然间发现,这句话的确也能表现小女孩爱花,只是这种爱是因为花朵美丽、清香而产生的喜爱之情,而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都摘了”,这种爱是对花的爱惜、珍爱之情。尽管吴婷没有按照我的要求联系上文来谈,但是我也应当肯定她独特的发现,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爱。
想到这里,我既遗憾又高兴,遗憾的是课堂上我没能充分把握动态生成,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广阔的空间,高兴的是我对这篇课文又有了新的认识,也许这也就是我们经验的累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