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书 与 读 书
狄丽琴
看与读,是两种很不同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区别就在于前者往往是被动的,散漫的,后者是主动的,“有所为”的。一般地说,第一遍翻阅属于“看书”,对一部书的再看、频看谓之“读书”,两者所获也很不相同。
即使一部很通俗的书,只要出自大家手笔,总有内在的妙处,多看几遍不会蚀本。
例如《西游记》,初读只是接触了它的故事,很少能感受到作者的学问、知识、文采。比方说第三十六回,写唐僧见到山深林密,心中恐惧,信口吟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隐悲:“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赶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初看这首诗也就觉得它是诗而已,没什么特别。但是只要你具有一点中药知识,就会发现这首诗是用中草药名串起来的,其中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己、竹沥、茴香都是《本草》上的常见药。作者的学问,不可小看。
第八十六回,写到了一个野菜宴,作者一连气写出了六七十种野菜名号,并连缀成谚。与《华北野生植物考》对照,竟然发现六七十种野菜名号无一虚撰!江南才子吴承恩居然如此谙熟北方野菜,足见古才子往往有真功夫,不余欺也。
读《红楼梦》,初读时往往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对次要人物往往不留意。其实,有些次要人物也十分出色。例如邢夫人,她是贾府长门嫡妻,除贾母之外,她理应是“第一夫人”。但在贾府的太太、奶奶中,她最委琐,很少出风头,原因很简单,她出身平平,扒不上“四大家族”的边儿。不过你又不能小看她,她很懂固位之法。她的特殊本领在于死死地“忠”于直接靠山——贾赦,对下对上都无情。为了取悦于贾赦,她百依百顺,乃至牺牲女人本性,为丈夫做媒娶亲。她在立“志”上也很有自知之明,不贪位、不慕荣,一个心眼儿“婪索财物”。听说“儿子”贾琏盗卖了贾母的器皿,便乘机敲诈二百两银子,连侄女邢姑娘的二两月例钱也不放过。看来,这妇人虽无“大智”,但小智谋还是够用的。在中国,似这样的人——“在主子面前是奴才,在奴才面前是主子”——至今也不乏其例。
细读书、精读书,既能去掉自己的狂妄,也能提高自己的读书档次,不盲目膜拜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