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数学调研情况分析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能力则是小学生“双基”能力之一。为了了解我校中年级学生的计算情况,以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校组织了三、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调研。
一、试卷特点:
综观两份试卷,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1、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也适当考查了学生计算技能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2、试题类型多样: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思维题。各部分的权重适当,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3、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算理、算法等知识要点,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质量分析:
三年级实考人数为239人,校平均成绩为(90.0+2.71)分,优秀率为61.9%,及格率为99.2%。四年级实考人数为262人,校平均成绩为91.6分,优秀率为68.3%,及格率为100%。以上数据说明了各任课教师能重视计算教学,能加强计算的常规训练,学生能理解算理,用算理指导计算过程,掌握算法,计算正确率较高。
但试卷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列竖式计算时,在“=”后面漏写结果。三年级的估算错误率较高,其中填空题的第4题:估计下面的结果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学生审题不清,填写的结果还是“几十多”;第6题填方框,有一个方框填错,后面的几个方框就全错了,学生没有养成边做边验算的习惯;四年级对试商的知识要点还不能完全掌握,如要使367÷3□的商是两位数,□最大可填( ),学生的答案填的是5,要使□53÷48的商是两位数,□最小可填( ),学生的答案填的是1。在简便运算148-(48+35)时,有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是148-48+35=135,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
三、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算理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训练,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正确估计计算数据。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思维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另外,五年级数学调研成绩不容乐观,全校实考人数263人,校平均成绩为69.09分,优秀率为16%,及格率为68%。各任课教师在做好试卷分析的同时,应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抓薄弱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郑陆中心小学教导处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