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有力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顾雯妍
踏上工作岗位才第3年,只是一名年轻的教师。还记得,第一次走在三尺讲台前,面对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时,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平凡的岗位。这么多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他们将在我的教育下学习成长,当然了,我更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倍感光荣与幸福。
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令人感动呢?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劲头?是对教学不懈钻研的激情?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正是这份持久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支撑起所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
像泥土一样朴实,像大山一样厚重,像老黄牛一样无私。——这是吴邵萍老师教育生命的真实写照,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爱无疆的高尚师德形象。
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
她有着幼儿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微笑自始至终挂在脸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讲起孩子的可爱,她兴奋地起身模仿,讲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头大笑。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同事们在办公室最多的话题都是学生,模仿自己的学生,那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描绘的有声有色,若不是对学生倾注无数的爱与关怀,怎能表现得如此有味?
俞大林校长常说“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们对待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吗?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吴韶萍老师把幼儿园的孩子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大爱观念下,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爱敲开他们的心灵的大门。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更在乎的是孩子对我的态度以及孩子们是否喜欢我。走在楼梯间,校门口,有时,甚至是马路上,都会传来孩子们亲切地称呼我的声音,微笑的同时,也是我欣慰的一刻。教师,真的是最知足的一群人了。每个深夜的疲惫身影,每天早起的忙碌,每分每秒的准时约定,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你的一大群孩子,他们在等着你。
其实,老师对孩子的爱并不仅仅是教好书,尽好自己的职责,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和引导,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用。作为老师,应把孩子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发现孩子有一点错误的矛头时,就应及时制止,这样做才是对孩子的真正的有意义的爱。
爱护,关心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学会关心必须学会尊重。只有你尊重孩子,才能从孩子那里得到尊重。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首先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向对方输出尊重的信息。”这样就会得到尊重的信息。孩子在校,他也有自己的人格,他也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老师要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去感受尊重的美好。因此我认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使学生人格完善也就应该是师爱的基点和终点。这样看来,师爱与责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离的。
爱孩子还要信任孩子。老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长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长善救失。
也许我穷极一生也不能达到吴邵萍老师那样的境界,但是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我可以学习她那无私奉献的师魂精神;学习她那关爱学生胜过自己子女的崇高品格;学习她那潜心钻研的永恒的追求精神;学习她那真正做到了工作即事业的的高尚情怀。
我做不了专家,但我可以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进步的“操作工”,因为我至少还有爱。我可以尽量发挥自己已有的能力;努力学习必须有的能力;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守望三尺讲台,丰富教育人生,教育之路,光荣之路,我在路上行走一定会风雨无阻。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