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草案)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8〕23号)、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人社(R)通〔2009〕29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常办发〔2009〕61号)、常州市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岗位内部各等级岗位聘用条件(试行)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2、基本原则
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坚持公开平等、以人为本、依法办事;坚持责权明确、能上能下、岗变薪变。
二、组织领导与主要任务
1、成立郑陆中心小学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钱国云
副组长:张惠芬 邱金兰
组 员:沈林武 周刚 蔡红 李志伟 承国健 刘荷菊 李细兴 夏历芳 黄丽英 沈晓峰
联络员:刘荷菊(兼)
2、成立郑陆中心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专家评定委员会
主 任:张惠芬
副主任:邱金兰 周刚
委 员: 沈林武 蔡红 李志伟 李细兴 王燕群 徐小琴
沈波 夏历芳 黄丽英 沈晓峰
3、开展政策文件的学习、宣传,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
4、编写岗位说明书、制定出专业技术各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
5、制定、上报岗位设置方案。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2011年7月——2011年8月:学校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学习岗位设置相关政策及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岗位设置的政策及相关文件的学习、宣传,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学校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开会讨论我校岗位设置情况,向区教育局报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控制审核表(草表),在全校公示。
2011年8月——2011年9月:学校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开会讨论岗位设置方案,向区教育局报送资料;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向全校教职工公示我校岗位设置情况;竞聘上岗;按岗聘用。
四、申请核准岗位情况
1、岗位类别及人数:全校68人,设置69个岗位。其中:
管理岗位7人,执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工资;
专业技术岗位62人;
2、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比例:
郑陆中心小学有关副高、中级教师、助理级教师岗位内部结构比例:
副高岗位结构比例为2:4:4;
中级岗位比例为3:4:3;
助理级岗位比例为5:5。
3、拟定专业技术岗位具体设置:
首次聘用数预定为:
副高级6名,五、六、七级岗位分别为1名、2名、3名;
中级共39名,其中八级12名、九级16名、十级岗位11名;
助理级共17名,其中十一级岗位9名、十二级岗位8名;
符合双肩挑条件的人员7名,由本单位专技岗位等级专家评定委员会根据相应专技岗位条件评定等级,报区教育局、区人社局进行双肩挑人员专技岗位等级审批。
详见下表(不包括双肩挑人员):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 ||||||||||
比例 |
副高 (2:4:4) |
中级 (3:4:3) |
助理级 (5:5) |
员级 | ||||||
有资格人 数 |
五级 |
六级 |
七级 |
八级 |
九级 |
十级 |
十一级 |
十二级 |
十三级 | |
6 |
39 |
17 |
0 | |||||||
拟 定 岗位数 |
1 |
2 |
3 |
12 |
16 |
11 |
9 |
8 |
0 | |
五、岗位设置考核办法
根据学校实情、上级指示精神和兄弟学校的经验,在初次设岗时,副高、中级、初级各级尽量到位。在同一职称、同一级别人数超过设岗人数时,职龄长者优先;在同一职称、同一级别,职龄相同人数超过设岗人数时,教龄长者优先;在同一职称、同一级别,职龄相同,教龄相同,人数超过设岗人数时,按教育教学等完成任务和实绩情况进行打分。(此款所提“职龄”指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年限。)
具体参考“常州市武进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
六、相关说明
1、专技5级参照武教人【2010】22号文件,专技7级、10级、12级岗位按职评文件参评。
2、如当年岗位有空缺,可适当放宽条件。
3、本方案将在教代会通过后实施。
4、解释权归校长室。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2011年7月
附:专业技术高、中、初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
一、 基本条件
1、任职年限:
初级教师须受聘十二级岗位2年以上才能晋升十一级岗位;
中级教师须分别受聘在十级、九级岗位2年以上才能晋升至九级、八级岗位;
高级教师须分别受聘在七级、六级岗位3年以上才能晋升至六级、五级岗位。
2、师德表现: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困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心集体,顾全大局,服从分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能积极主动完成学校交给的临时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学生家长收受贿赂,不得向学生推销各种物品,不进行有偿家教。
3、劳动纪律: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早退,无旷工现象,有事办好请假手续;认真参加各类培训。
4、教学常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能因无授课计划或无教案进行教学,而导致课堂出现混乱或教学内容出现原则性错误;上课不迟到,不接听电话或发短信,下课不拖堂。无正当理由,不擅自调课;作业布置适量、批改认真及时、符合要求,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特色。
二、 加权条件
1、五级梯队:市特级后备、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市教坛新秀。
2、工作量:满负荷。
3、教育教学实绩(是否胜任循环教学,或担任班主任工作、或辅导兴趣小组、或担任其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等。)
4、教科研实绩(是否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各级各类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评优课、公开课情况。)
5、综合性荣誉:按不同级别确定。
备注:①不同等级的划分,在同等条件下工龄优先;
②如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则实行高职低聘;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