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转眼又开学了,又迎来了新一批六年级学生。回顾刚刚送走的一届小学毕业生,我从四年级起教了他们整整三年。
三年前,接手时48位学生,中途有学生转进转出,三位转入星韵学校,还有回老家的,最后毕业时是47位。期间一些学生让我费了不少心思,七、八位单亲家庭的孩子让我有些无奈:许某怕做作业,羌某学习马虎,汪某幼稚贪玩,梁某老练油滑,刘某心不在焉……真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许某,数学学习有一定思维能力,但很少自觉做家庭作业,我经常放学后将他留下来,督促他做完当天的作业,但家庭作业仍然没有时间去补,且补了这样,少了那样;为了学困生羌某不掉队,我时常下班后为她补习,耐心地讲解习题,努力帮助她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最后的毕业考核中,她也取得了满意的七十分;汪某头脑聪明,数学学习轻松,但没有目标和方向,有时间就贪玩,于是我一次次与他交流谈心,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认真好学的意识;数学课代表梁某,对数学学习有兴趣,但年龄偏大,喜欢与初中生混在一起,作业有时马虎,一次和中学生打群架,影响极坏,我与他作朋友式的沟通,帮助他深刻认识错误,鼓励他改正缺点,争做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至于刘某,也比同级孩子大些,从五年级起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最后……
翻开关于刘某的记忆——
五年级上学期,他和班里另两位学生一起到新华书店偷过几次自动笔等文具,犯错事发后,我除了对他批评教育,还让他写写自己的家庭和现状,激励他男儿当自强,原文如下:“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我天天有忙不完的家务,比如打开水、洗碗、烧饭……这些都是我每天放学回来做的事情,而我爸爸也很辛苦,从早上七点钟上班,到晚上6点钟才回家,他是一名油漆工,帮别人粉刷墙壁的。我从5岁那年,妈妈就离开了我,我只好跟着爸爸来到常州,我爸很希望我努力点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可是我太不听话了,天天都跟爸爸顶嘴,不听他的话。最近,还在学校里做了一些坏事情,但老师给了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
五年级下学期,他“失踪”好几天,星期天下午我去的学校的路上刚巧遇到他,便将他带至学校,询问他“失踪”的原因。“星期一放学回家,我把学校发的‘告家长书’(关于年满12周岁可以骑车)给老爸看,让他给我买辆自行车,可他不肯,晚上我就走了……”几天中他滞留在三河口一位比他大一岁的不再读书的朋友家,两人看电视打牌。“你爸爸不给你买自行车你就离家出走,就逃学四天?他给你买车了?”“还没有,但他答应了。”这小子,居然以离家出走来要挟父亲!“你还想上学吗?”他停顿了一下,“看他怎么说。”“你想不想上学由你爸爸决定?他让你上你就上?他不让你上你就休息?你觉得在家歇着有意思吗?”他不语。“你才十四岁,小学毕业才十五,初中三年也只有十八岁,还没有达到工作的年龄!这么小你就不准备上学了?”随后,我和他父亲通了的电话,让他下学期一送刘某来学校。快一点半了,知道他还没吃饭,便拿出几元钱给他买东西吃。
星期一,他父亲带着他来了,他背个黑色的斜挎包。因为他连续缺了一周课,班主
新学期开学了,报到那天刘某没来,
我估计刘某会来上课的,但接连几天,都没有见到他,打电话给他父亲也不接。后来听学生说刘某工作了,挣钱了。再以后,听说他羡慕同学们在校读书,说上班太辛苦了。我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没有再见到他,也没有再和他父亲联系。
一年过去了,那些同班同学都已进入初中读七年级了,我不知道刘某现在哪儿工作,十六岁的他能坚强地面对生活,努力工作养活自己吗?他能自立自强吗?如果当时我强烈地要求他留在学校读书,他能顺利读初中吗?
育人要育心,两年中,我关注着刘某,与他多次沟通谈心,想努力帮助他,但最终他还是失学了。我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师需要博爱的良知,忽然觉得这一段“教育有悔”!
2010.9.20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