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缺少批评和责骂
——用心灵感化心灵
郑陆中心小学 顾雯妍
对于学校的安排来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这个班是赫赫有名的,在某些方面。因为之前他们的任课老师和我这么说过,只能说我也有些自私罢了,还未达到某种境界。
抬头,看到了一群陌生的脸,但是微笑却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不难看出,他们有些吃惊,也有些兴奋。想起了高中时学《论语》里的那句“既来之,则安之”,我的心也稍稍平静了一些。
第一节课,还是预备课,给他们灌输了一些我的观念,我的要求,但是唯独没有对他们提要求和意见,因为我深知他们最缺乏的便是鼓励。看着那一双双清澈并单纯的眼睛,我没看出他们有多么另类,想想或许自己有些道听途说了。
第二天,收作业,同时也收到了课代表递给我的一张纸条。
“某某人作业没做,某某人写了几个字,某某人作业本忘带了……”我心里默读着,内心的愤怒之火已经燃烧到了胸膛,深呼吸了几口气,我坐定,思忖。
开学的第二天,共11个人没有做家庭作业,而家庭作业又是出奇地少。一直到中午,我依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样的情况反映给谁呢?给班主任吗?给领导吗?给家长?我都摇了摇头。
下午上课之前,我还没有找到定位,时间不由得我拖,还是走进了教室,站在讲台前,我便开始说起话来:“今天的作业,大部分同学做的相当不错,只有少部分同学,写的有些少,请把它补出来。有些同学呢,可能昨天收拾书包不细心,没把作业本带来,希望明天带来,总之,今天,我很开心,谢谢大家,我们开始上课!”说完,我便开始板书,觉得自己很奇怪,为什么会这么违心,明明已经火冒三丈,却还要压抑,关键是还压抑得住。
第三天,全班全部完成作业,没有收到那可恶的小纸条。同时,在家作本上,我还看到了一些让我吃惊的话语:
“老师,对不起,我昨天是作业没做好”“你对我们真好,老师,我已经把少做的作业全部补出来了”“我们很喜欢你,老师”……
再次走进教室,发现他们是那么可爱,有的孩子开始朝着我笑,有的坐得很端正。那一刻,我的心里早就笑开了花。我感谢他们,在心里感谢他们。
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和这个班的孩子建立起了比较牢固的感情,虽然他们有时还会犯毛病,但是他们总会跟我承认错误,向我道歉,然后去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我内心觉得很踏实。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如今,我已不在教他们,因为他们原本是不属于我的,现在他们又有了自己的老师。但走在楼梯间,走在小路上,或有时走在大街上,依旧会传来他们清脆的叫我“老师”的声音。我知道那一段的时间是过去了,可这些可爱的孩子,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他们缺少的不是谩骂,不是批评,而是鼓励,而是表扬。在我两难的时候,我依然选择相信他们,让他们消除了破罐子破摔的情绪,而是被感动,被感化,最终走向健康的道路。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教,但尤宜致力于导。导是高级的导。”理解与信任是教育工作的高级的导的灵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它能使师生心灵相通。只有理解和信任孩子,才能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