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爱 无痕,润 物 无 声
——“爱生案例”师德征文比赛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羌晓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是的,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但孩子是有思想的。他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尤其渴望得到老师的呵护。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作为老师,我们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大爱无痕,润物无声,教育无处不在。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智慧。我为学生,为事业不懈地努力着。
进入支教学校的那天起,我就把自己当成孩子们中的一员,走进了他们中间。“师生的和谐相处胜过教师的刻意教育。”每次课间,我非常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活动。
“老师,月宫里真有嫦娥吗?”“老师,脑筋急转弯。请问,为什么蓝色墨水的钢笔却写出红字?” 孩子们突闪着大眼睛,一脸的稚气,一脸的希望,很高兴很兴奋地围在我身边,争着抢着说这问那。我和孩子们一起谈心、做游戏、讨论问题。孩子们在我面前无所顾忌地“表现自己”。他们还双手举着,时常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亲手编织的纸鹤、自己认真画的图画等举到我面前,得意地炫耀着,然后很真诚地让我收下。只要我收下,他们就异常的快乐!瞧。这些可爱的孩子!!!陶行知 先生曾说过:“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着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的。”
是的,童趣无邪。当我们真的用心置身于孩子中间时,连我们自己也变得纯真起来了。
“教育的艺术在于习惯的养成。”午睡,一直都是一些小学生不情愿的事,也是老师头痛的问题。支教学校的学生尤其突出,刚开始,他们不是相互讲话就是睁眼不睡觉。怎么办呢?我就给他们讲讲故事,有时就讲讲刚学过的课文故事。渐渐地,孩子们习惯于伴着故事进入梦乡。我以这样的方式,逐渐使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午睡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们和我更亲近了!
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希望小学的学生也是如此。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我首先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他们每一个孩子。
记得我刚接希望小学的毕业班语文教学,课已上了一星期了。那天我正上着语文课,突然教室门轻轻被推开,半个脑袋怯生生地探进来。进来的是个高高的、白白的小女孩,头发散乱,眼神躲闪,衣服凌乱,好像精神不振、睡眠不足的样子。大伙儿一看,哄堂大笑起来,显然在取笑她。小女孩红着脸站在门口,低着头,沉默寡言的,显得十分内向。我连忙向他招招手,轻声说道:“快回到座位上吧!”我又引导孩子们:“我班来了新同学,大家高兴吗?”“高兴!”“应该怎样欢迎新同学呢?”孩子们开始热烈鼓掌。“以后,我们和新同学一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好吗?”我就这样自然地、不漏痕迹地使所有孩子融洽起来,尤其帮助了那位受窘的新来同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通过侧面了解,原来她的父母正在吵着闹离婚的事,以致耽误了孩子上学。更重要的是,这位新同学的心理一直有了离婚这件事的阴影,使她对学习等所有事情都没了兴趣。以后,我一直暗暗关注着她,时常和她说说话,谈谈心。我发现她写字工整秀丽,就全班表扬她;我发现她朗读正确有感情,就让她带领大家练读课文;我发现她作文写得好,就鼓励大家向她学习……
渐渐地,这个女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打扮整洁了,性格开朗了,对学习也上心了。她变得大方、懂事了,学习进步特别明显、巨大,我就让她担任了组长。是的,“做教师,就是要能够变换角色,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摸到孩子情感变化的脉博。”
这以后,我时常感到总有一双特别的眼神在关注着我,我知道,那就是她!这就是一种爱——亲近、信赖的爱,学生对老师的爱,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不管我们身处何处,即使是身处在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的支教学校——新市民希望小学。我们只要拥有赤诚的爱心,甘愿无私地付出,就一定能够通达到学生心灵,绽放出自己教育生命的灿烂花朵!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