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研究计划
指导思想:
依据教研室学期工作意见,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构建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工作主线,进一步落实增效减负;以专题研究和课题研究为重点,切实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重点工作:
1.夯实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集体备课要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进一步追求质量,真正达到智慧碰撞、共同提高的目的。个人备课全部手写详案,要求一次备课要认真,二次备课有体现,课后反思有真情。备课实行不定期检查,看是否有创新、过程是否修改,反思是否及时认真。本学期在上学期实践的基础上,要求教案中能体现生态课堂的理念。
2.实行推门听课,促进教学研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唯有抓住课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为进一步促进全体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本学期行政领导将加强听课,每人每星期两节,一般在早上通知老师,听课时关注生态课堂的打造、课标精神的落实,听课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并相机检查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情况。
3.打造生态课堂,扎实进行研究实践。继续研究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依据生命生成、自然和谐、整体、开放、发展等特点,着力从生态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模式、生态课堂评价细则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要扎根生态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题研究课,勤写教育教学反思,多写课题研究论文。本学期起将围绕“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研究”开展系列活动:生态讲堂——各级领导、专家的专题讲座、培训;生态教研——围绕课题开展的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观摩、研讨活动;生态沙龙——通过“读书实践、沙龙交流”的环节,使课题组成员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得到发展,实现群体的共享、共生、共长。
具体安排:
九月份:
1. 制定总课题组研究计划;
2. 召开子课题组组长会议;
十月份:
1. 课题组例会;
3. 各子课题组按计划进行研究,集中组织学习。
十一月份:
1. 课题组分组开展生态课堂研究活动。
十二月份:
1. 课题组例会。
一月份:
1.课题组例会;
2.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