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与学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但综观现今的所谓生态课堂,却存在一些不足:如课堂预设不当,缺乏动态感,构建乏力,丢失了生成性,甚至因为理解偏颇,使生态课堂失去真实美。如何有效促使教师、知识、学生等课堂生态系统的改善,平衡课堂群体生态,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和实践。 生态学中把生态系统处于成熟的、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在生态课堂中,要注重学生实践和体验,通过转变生态课堂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与学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以求得生态课堂的平衡。然而,在所谓生态课堂上,也产生了许多的不和谐音。
一、预设不当,缺乏动态感。
传统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完成预定的教案。事实上我们身边的教学情境是流淌不息的“信息流”,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课前设定过多或过少,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就会很小。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所以对教学时空必须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