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谐的氛围,营造愉悦的生态环境
如果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批评、嘲笑,令他感到羞辱、丧失自信的教学环境中,他将会变得怯懦、自私。而如果学生生活在洋溢着宽容、鼓励的环境中,他就会变得自信、自爱,就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课堂上学生所面对的就是自己的同伴和老师,所以,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中完成教学活动。
二、宽松的空间,提供自主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留一些选择的机会,使学生能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天地。
1、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更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因为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只要能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均应得到鼓励。如,学生在识记“背”的时候,就有很多方法。有的说“用换偏旁的方法,日月明的明字日字旁换成北,移到上面去就是背”;有的说“用加一加的方法,北加月就是背”等众多的识字方法,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2、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解读
在“生态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学而教,为学而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权利,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亲近”文本。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感悟,是生态语文教学的升华。
三、激励的话语,形成多元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如有的教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公正评价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有的教师采用家长、学校、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做法;有的让学生写周记,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些多元评价方式,真正做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评出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教育和反馈的功能,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助跑器”,为我们的教学开辟一条崭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