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七律长征》
学期初,得知自己要承担古诗教学研究课,心里便开始忐忑起来:古诗寥寥几十字,但上得精彩真不容易。我能行吗?
上周星期一,开始着手备课。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可无心欣赏这浪漫的雨景啊!选择了《七律长征》,这着实也把自己吓了一大跳——这么有激情的七律诗,我该怎样教?
钻研教材,借鉴前人的教学设计,找遍了备课光盘的每个角落,终于,教案初稿完成。接着制作课件,这可真要煞费苦心哪:长征,离孩子们太远了,怎样借助图片、音像资料,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感受红军的精神,也感受诗人毛泽东的浪漫情怀和英雄主义气概呢?在我绞尽脑汁的同时,也得到了吴老师的帮助和羌羌老师的技术支持。
教学还算顺利……
感受一:资料充实。长征路线图、五岭乌蒙图、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的图片一一呈现。播放飞夺泸定桥视频,把学生带到了那血与火的战场,学生感受了战争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
感受二:朗读多样。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红军无畏、乐观的精神。
感受三:导语精彩。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精心设计导语和过渡语,诗一般的语言燃起了学生的朗读欲望,他们全身心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诵读,再诵读……
改进之处:教学流程还需再熟练、流畅。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