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看荷花
下午最后一节语文课。因为感冒病毒迟迟流连于我们班级,总缺着几个学生,整体精神状态不算好。上新课意义不大,考虑到将要学《荷花》,我说:“我们来看荷花吧!”有了无线网络,在教室用起来也很方便,随用随搜。学生欢呼。百度一下,一张张美轮美奂的荷花图片呈现在眼前。十分钟后,我抛出一个问题:
“刚才你怎样看荷花?”
小手如林。
“我兴致勃勃地看荷花。”
“我兴高采烈地看荷花。”
“我兴致盎然地看荷花。”
“我目不转睛地看荷花。”
“我目不暇接地看荷花。”
“我兴奋地看荷花。”
“我专心致志地看荷花。”
“我聚精会神地看荷花。”
“我一心一意地看荷花。”
“我全神贯注地看荷花。”
……
我又接着问:“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学生迫不及待地抢着说。
“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我看到了争奇斗艳的荷花。”
“我看到了美不胜收的荷花。”
“我看到了竞相开放的荷花。”
“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
“我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
“我看到了含苞欲放的荷花。”
“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
“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荷花。”
“我看到了形态各异的荷花。”
……
我不禁赞叹:“想不到,同学们的词汇这么丰富!”
然后,我搜索《荷塘月色》,与学生一起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
“余下的时间,请同学们预习《荷花》,看看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去看荷花的?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学生欣然接受。教室里书声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