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思
姓名 |
吴晓亚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五(1) |
时间 |
2012.6 |
授课内容 |
《月夜遐思》 | ||
教学片断(案例陈述) |
| ||||
课后反思 |
看了学生写的《月夜遐思》,再看看书上的例文,总觉得自己在某方面疏忽了,没有提示学生,造成了学生作文的不如人意。 看学生作文,题材缺乏新意,有的写自己来到月亮上,看到了嫦娥、玉兔、吴刚,完全是《嫦娥奔月》的续写或者改写;有的写自己来到月亮上,看到了外星人,看到了先进的科技、未来的学校等,整个一“畅想未来”的翻版,只是将地点换到了月球上…… 学生写的和书上的例文到底差别在哪儿呢?为什么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呢?我思考良久,才发现了关键所在:学生写的都是“游记”,以“我”为主角展开幻想;而例文中,主角是日月星辰,将它们幻化成各种物品或人物,以其运动规律为基础进行幻想。 找到症结所在,我就让学生学着例文,只要不违反月夜事物的规律,如何天马行空的幻想都可以,但不要以自己为主角。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将月亮想象成神的眼睛的,有将星星想象成月亮妈妈的孩子的……虽然有些想象可能不够合理,有的甚至有些幼稚可笑,但是,这些才是真正来自于他们的思考,来自于孩子们的思维的放飞,这才是有价值的,有火花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拾人牙慧。 我喜欢这样真实的、幼稚的想象!因为这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