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考与追求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邱金兰
摘录:语文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法、设施、环境等众多复杂因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原则要尊重语文特有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对语文提出的要求,注重生活化、多样化、民主化、个性化。生态的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努力建构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
反思:语文的生态课堂应该让思考与追问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课堂现场: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结果如何呢?(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教学反思:或许是学生熟读课文的缘故吧,总之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上得非常顺畅,很有一气呵成之感。认真反思,也许是课堂的提问有了一个明晰的思路吧。我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徐悲鸿立下志愿、勤学苦练、实现理想三部分内容进行引领,使学生能紧扣文中两句话来进行思考和追问,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徐悲鸿的刻苦努力,认识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而回顾整节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无疑是成功的秘诀所在,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态课堂吧!
结语:生态课堂,想说爱你或许也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