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当如此推行
最近,韩兴娥老师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大脑,追求高效语文就成了每一堂课的目标。
《麋鹿》的第一课时,我借鉴了蒋军晶老师的一个片段学习生字词,然后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哪些方面,并辨析“放养”、“饲养”和“陆续”、“相继”的差别。第二课时,我出示了一幅驯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文中的理由辨别是否是麋鹿。学生从毛色、生长环境、脚、蹄子等多方面作出判断这不是麋鹿。可是,有一个学生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依然还坚持是麋鹿,他认为这两只鹿的角是朝前的。事实上一只鹿的角有歧义,另一只是很清楚的。课堂上我立即否定了,因为其他方面是很明显的,但后来想应该承认是有误差的,然后引导他们看另一只的角。在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时,结合补充习题完成作业,提高了课堂效率。随后,我们一起打开拓展阅读阅读《鹿王》,这是一头怎样的鹿王?便是贯穿全文的感悟线索,学生的理解到位而多元。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一课时,我就抓住补充习题上的练习,既概括了内容,练习了转述,又复习了书信的格式。而且拓展阅读上有关巴金的文字介绍,使大家对这位世纪老人有了更深入地了解。第二课时,我以一个问题“默读课文,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了巴金的爱?这是他对什么的爱?”引读全文,并补充阅读《为读者写作》和巴金关于家乡、友情、祖国的文字,使大家全面了解老人博大的爱。第三课时,我又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巴金的《繁星》、《风》,以及《巴金的两个哥哥》和《怀念巴金》四篇文章。这样的阅读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收获。
生态语文课堂,必定是高效、丰富的课堂,我要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