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学反思
郑陆中心小学 顾晓兰
片段:1、出示句子: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 十公里 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板书:挑水)
(1)教师: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到震惊?为什么?
(2)如果你也生活在那个水比酒还珍贵的村子里,你会是怎样的感受?(苦不堪言,活不下去。)(板书:苦)
(3)那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缺水的艰难和苦涩吗?谁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让你感到震惊的字词。(指名读,集体读)
(4)在这个严重缺水的村子里,水实在是太(学生跟说)——珍贵了。所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出示句子: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水给我们的抚摸和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吃来自天空的水。(板书:雨中洗澡)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快乐)(幸福)(舒服)(惬意)……(板书:乐)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3)抓住这些词语都好这句话。(指生读)
(4)一场雨就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大的欢乐。可见,(课件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课件出示: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板书:一勺水洗澡)
(1)那他们会舒服得“啊啊”叫些什么呢?谁来学一学?
(2)让我们也来尽情地感受一下。(师引读“然后,”——生接下去齐读)
(3)同学们,这一段,作者在对水的描绘中连用了几个个“滑”字?“滑”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学生说流、淌,教师追问“为什么不用流、淌?”
(4)通过“滑”字,可以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感觉?(舒服)
(5)课件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4、同学们,透过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洗澡的快乐,你看到的是什么?(缺水时的苦)
(1)在这种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怪不得母亲会说:“你们真的饿坏了!
(2)这儿的“饿”是指什么?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3)从“饿”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太缺水了——水,成了我们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5、领悟课文反衬的方法:
(1)缺水给村里人带来“苦”,但是在作者的文章里,我们却丝毫找不到“苦”的影子,我们却发现更多的是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你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教师总结:这是“反衬法”的运用,用水带给人们的乐,来反衬缺水的苦涩。其实我们在以前学过的课文里我们已接触过这种写法。比如《三顾茅庐》,课文里运用张飞的无礼反衬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五)说写结合,升华情感:(3分钟)
1、老师搜集了几幅缺水地区的图片,一块来看一下:
2、学了这篇课文,看了图片,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水,生命之源!有水莫忘缺水时,莫要痛快一时,痛苦一辈子。
(齐读)
4、你也能尝试创作一则节约用水的公益用语吗?(学生写,交流)
反思:今天下午,上完了这册的最后一课——《水》。
这节课,今天下午,我用新的教案进行了授课。感觉效果还比较好!由于预习比时间比较充足,所以学生的生字掌握得很好,对于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为什么说”水,成了村子里最重要的东西。”这一统领全篇的问题,学生也能找到不同的语句,并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引导,学生很快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还是有些许遗憾的:一是有些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回答问题时总有那么几个同学不举手;二是小组讨论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所以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三是有的学生明明会了,可是总也不想参与课堂中来。四是对于“反衬法”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生态课堂,是生本课堂,如果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燃气主动学习的欲望,那就会更好。努力吧!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