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受文章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祖父的园子里从来都是生机勃勃的,瞧!园子里有
复习出示词语:(个别读)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关注“蜓”的字形)
园子里还有(出示词语):
韭菜 倭瓜 谎花(不真实,虚假) (关注“韭”的字形,“谎”的意思)
我还在祖父的园子里?(读)
出示词语:
溜土窝 拿锄杆 抛谷穗 ( 关注“溜”的意思,“杆”的读音,“抛”的字形,“穗”的字形)
2、师:是啊,记忆中祖父的园子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还有(韭菜、倭瓜、谎花),更忘不了的是我在园子里?(溜土窝、拿锄杆、抛谷穗)。今天,我们再次走进承载着萧红美好童年的祖父的园子,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出示图片,课前板书)
3、通过上一堂的学习,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怎么样的?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美丽的、快乐的、自由的)
4、你喜欢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不要按照我的顺序)
二、学习第一部分(美丽的园子)
1、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1、2小节,边读边想,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呢?找出来说说看。
(不用读)
A、有趣好玩
B、美丽,多彩缤纷
C、热闹
三、学习第二部分(快乐的园子)
学生默读后,出示一段诗歌(把快乐的园子这一部分浓缩成一段诗歌)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
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祖父笑了,我也笑了。
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
1、 学生读,为什么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呢?
2、 出示说话练习
爱
[那幼小的萧红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呢?找出来。(读)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应写出小标题,若没说全也可以
①快乐:跟着祖父干活(瞎闹、乱闹、乱勾)
(排比引读:祖父一直在前面? 你有什么发现?排比充分写出了我在园子中的快乐)
②把韭菜当野草割掉
③不听祖父讲庄稼的知识。
④把水往空中扬。]
3、在我做的事情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再说一说。
想象说话:
当我抢过祖父手中的水瓢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是怎样的画面?
再齐读12小节
4、从祖父开心地笑了,你感受到祖父是怎样一个人?,找出写祖父的句子,说一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勤劳、关爱、宽容、智慧)
5、读到这儿,你觉得,我为什么在祖父的园子里感受到这么多的快乐呢?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更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她有一个好祖父,给她爱的祖父)
这位祖父好在哪里?
(勤劳—培育庄稼,慈爱宽容—从不责备。)
(有祖父的爱相随相伴,才让童年的“我”充满快乐)
那你现在知道我的开心来自什么?(我的开心建立在祖父的关爱之上。)
6、你得到过祖父的爱吗?
小结:是啊,有了祖父的爱,这座园子才会充满生机,充满乐趣;有了祖父的爱,我才能在园子中快乐地成长。勤劳的祖父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快乐。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四、学习第三部分(自由的园子)
1、祖父的园子给我带来的仅仅是快乐吗?朗读13~14小节,想一想,此时祖父的园子又让萧红感受到了什么?(自由) 引读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找出中心句。
2、我们这一路读下来,13小节中处处流露着生长的快乐,每一行字都像诗。(出示诗歌)自己先试着朗读一下。
3、
园子里有哪些农作物?(根据回答出示图片),园子里可不止这些,园子里还有什么呢?生回答
4、补充说明萧红的家庭背景。(她只有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的)
5、为什么同样是园子,萧红要在这儿再一次如此详细地描写祖父的园子呢?前面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还放在我和祖父的后面。
(前者是单纯的有趣,后者是自由的幸福。)
6、园子里有这么多自由生长的生命,但其实最自由的还是?祖父的园子让我感受到了快乐,更让我感受到了?(自由)
五、拓展延伸
1、这园子因为有了祖父,有了祖父那份浓浓的爱,才会生机勃勃,才会快快乐乐,才会自由自在,这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所以萧红在她的《呼兰河传》里说:
出示齐读:就这样一天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了。
萧红又说
出示齐读:呼兰河这小城里怎么就住着她的祖父呢?没有其他人了吗?
生:有其他人,但因为祖父常带给萧红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爱,萧红只怀念自己的祖父。
师:是啊,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都已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
萧红把她对祖父的无限怀念化作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出示书本图片
2、今天我们跟着萧红一起分享了她童年的快乐,她将这篇课文的内容浓缩成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达对这位英年早逝的北国才女的怀念。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
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
祖父
戴一顶大草帽
我
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就铲地
祖父种菜我就溜平
祖父浇水我就“下雨”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
花醒了鸟飞了
虫子说话倭瓜上架
玉米上天黄瓜开花
玩累了
我找个阴凉地
就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
只有一顶小草帽
六:作业:
1、摘录你认为有趣的段落。
2、回忆自己童年的趣事。
七、板书。
爱
|
2013.5.24.
教学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充满乐趣。在巩固生字词之后开始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按照文章的分段进行几部分的学习,第一部分(1~2小节)让学生体会园子是个有趣、充满生机的园子;第二部分(3~12小节)让学生找到作者萧红在园子中做哪些有趣的事情,设计说话练习,抓住我笑了,祖父也开心的笑了,从祖父的笑中读出,这是欣赏的笑,这是和蔼可亲的笑,这是关爱的笑……而这时身边的祖父给予的关爱是她快乐的来源;第三部分(13~14小节)感受萧红在园子中除了快乐以外的自由,让学生通过读文段改编的诗来体会这种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是来自于祖父。最后再补充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中的一句话:“就这样一天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了。”来体会萧红对祖父的那份厚重的怀念之情。
这节课我是比较满意的,我精心设计教案,先设计一个总领课文的问题:通过上课的学习,你觉得祖父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这一问题抛出来后,学生就抓住了重点,知道这堂课的重点。我在备课的时候就预设到学生不会按照我的顺序来理解祖父的园子的,但还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园子进行理解,这样就体现了学生自主性。
学生先讲了,我喜欢自由的园子,我就顺水推舟,先理解祖父 的园子是自由的,通过抓中心句,我把它浓缩成诗歌,让学生和萧红一样享受着园子的自由,让同学们知道,自由在祖父的园子里才是她心灵的自由。
再讲快乐的园子。快乐的园子是我最满意的一部分,我巧妙地把这部分内容设计了一段诗歌,让学生根据诗歌中的一句话:我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我抓住这个“笑”设计了说话练习,“当------------的时候,祖父笑了”的句式,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也感受到祖父的园子是快乐的园子,让学生感悟到这是祖父和蔼可亲的笑,这是祖父欣赏的笑,这是祖父慈善的笑,这是祖父宽容的笑,这是祖父关爱的笑。这个笑耐人寻味,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
最后学生喜欢的美丽园子,他们讲得也哪么精彩。一位学生讲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衬托着这个美丽的园子,一位学生说昆虫的颜色点缀着这个园子……
总之,整个一堂课,体现了课的生态。
在教学方法上,着重以赏读、品读、美读为主,全面引导学生积累、感受、领悟课文的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根据课文内容实际,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在品读赏读中,抓关键词语,如“活”“自由”“要……就……”“愿意……就……” “谎花”,切身体会萧红语言的优美整齐、文笔的活泼流畅。课堂中引导学生体味萧红的语言时,始终围绕茅盾先生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来展开教学,真正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引领他们走向优秀文学作品,走进优美的文学殿堂。
遗憾的是我在使用课件时还不熟,特别学生不按照我设计教案进行理解祖父的园子时,我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