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思
姓名 |
吴晓亚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四1 |
时间 |
2013.4 |
授课内容 |
《“番茄太阳”》 | ||
教学片断(案例陈述) |
| ||||
课后反思 |
这是一篇人文性极强的课文,发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是老师不遗余力的追求,我也是如此。在这堂课中,我以几个大问题来串联课堂教学。一是“明明是你哥怎样的孩子?”学生游走在文字中间,看到了一个活泼开朗、懂事坚强、充满爱心的小女孩。这样一个问题,将文章中的一些散落的描写集中到一起来,紧抓一根线,读中体会,体会后再回读,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与强烈的情感相结合,润物无声地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真正的语文课就是要帮助学生与文本“言语”接触,把它放在语境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回味,通过言语活动指向学生的心灵,上出语文的味儿,养成良好的“语文意识”,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合二为一! 那明明为何会如此活泼开朗?这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很快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多么伟大,“不离不弃”这个词语是我从学生口中听到的最深入我心的一个词语! 由明明到她的父母,再到“我”——作者,第三个问题:“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那座陌生的城市,用心触摸那轮红红的“番茄太阳”,感受作者的心情,在自然而然中走进了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汇。 大的框架完成,在教学中还有不少细节值得细细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