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姓名 |
徐小琴 |
学科 |
语文 |
时间 |
2013.5 |
学习内容 |
《我的生态阅读课》 |
片段摘记 |
镜头回放: 我在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知音”的理解,提供一个段小资料供学生阅读。 师:伯牙凭什么说他听到的赞美是空虚的,是肤浅的? 生:别人只会说他弹得很流畅 师:你会怎么样夸奖他? 生:你弹琴的技艺真高超! 生:这些人对他的琴声没有理解? 师:别人是没有理解他的琴声,子期能理解他。 生:钟子期是一个山野村夫,他熟悉大自然,所以能听懂伯牙在表达什么。 师:别人只是从音乐的表面去理解,子期是山野村夫,他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他可能更听懂伯牙的音乐。在这样的环境下,伯牙是孤独的,“曲高和寡”。 (阅读小资料,了解他们认识的过程。) 生:伯牙和他的瑶琴已经融为一体, 师:子期能让琴弦颤抖,所以琴为知音而响,弦为知音而颤。这就是知音啊 (女生读最后一句) 生:为什么钟子期死了,伯牙不再弹琴,他在伯牙的心中就有那么高的地位吗? 师:结合资料,你能找到答案吗? 生:因为伯牙没人能听懂,子期的出现改变了伯牙的想法,他认为弹琴是有意义的。 生:子期不在了,伯牙觉得没有人能听懂他,伯牙又觉得弹琴没有意义了 生:伯牙绝弦,可真感人!我悟出,朋友之间的情意让人动容。 师:你们是否被这种情意所感动呢? 生:没人能听懂,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知音不在了,他放弃了自己的爱好 师:他还放弃了什么? 生:伯牙弹琴名扬四海,有无限前途,他却挑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为的是没有人能懂他的心. 生:伯牙为了子期放弃的是自己的前途。 师:是啊,伯牙弃的绝不仅仅是弦,还是人生的希望,美好的前途,死的不仅仅是子期,还有伯牙的心啊!请大家再读“子期死……”。 生:朗读。 师:当年汉江边相遇,他们相约一年后再在汉江相聚。当伯牙再次来到汉江,得到的却是子期的死讯,除了绝弦,伯牙还有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生:他会跑到子期的墓前再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生:他会在子期墓前哭诉:我们约好今天再相见,你却先我而去了。 生:伯牙恨不得自己也去死。 师:恨不得随子期而去。 生:伯牙也许会叮嘱家人,他死后也要葬在汉江边,与子期为伴。 师:请你们写下你想象的画面,把伯牙的痛心绝望写文字里去。 生:课堂练笔,现场交流。 …… | ||
阅读感悟 |
在阅读课堂里,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和独特感受,激活他们的生活与知识积累,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从上面这个教学片断不难年出,虽然学生年龄不大,阅历也很浅,但是他们与文本的对话却是充满灵性的,是闪耀着个性的智慧火花的,他们的情感是与文本和作者共振的。在阅读、积累、表达的过程中,发展了语言,熏陶的情感,获得了生命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