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让生命自由呼吸的地方
卢梭说: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那何为生态课堂呢?查过一些资料:生态课堂,就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
我认为,所谓生态课堂,就是能让学生放飞思维的地方,就是能让学生真情流露的地方,就是能让学生没有任何缠扎地想自己所想,疑自己所疑,并能带着自己的无限期待,在老师诗意盎然话语的启发引导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滋润下;在老师激情荡漾的笑容里,学生们入情入境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考。
还记得过去很多次公开课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是神采飞扬、眉飞色舞,而学生在下边是无精打采、不知所措。课后,往往埋怨学生的素质差,缺乏训练,现在想来其实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没有做到以学定教,没有顺应学生的需求而为,一堂课下来,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依然停留在课前的认知基础和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不得而知,甚至我们压根也没想去知道,我们始 终从 老师的角度去设计一个个所谓的问题,在课堂上牵着学生走,他想走也得走,不想走也得走,于是出现了满堂灌、一言堂的局面,所以出现了课堂的凝重,死气沉沉,学生思维的呆板,对学习的毫无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生态课堂,它吹响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号角,还空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还课堂于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这一美丽舞台的主角,他们在这里尽情的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感,与文本对话,同喜同乐同悲伤;与老师对话,平等、自然、惬意;与同学对话,积极、洒脱、活跃;他们在这里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智慧,用机智的大脑去发现问题,用聪敏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或读、或说、或听、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