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建立学习生态。生态课堂的重要目标是学习生态的建立,追求的是生命实体在数学课堂中自然、和谐、自主的发展。
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应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首先要建立平等和信任的师生关系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尽可能的呵护;其次要精选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把能够真正进入学生视界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探究。
二是构建师生互动的时空。生态时空中的感悟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学生对事物的重新选择组合和建构。
三是构建感受成长的场域。生态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是创造者,教师构建促进学生成长的场域,学生收获的是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对语文思想方法的内化,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语文老教师都认为合作共生是其最基本的生态表征。由此想来,新课程倡导课堂学习中的合作交流,恰恰和我们探讨的生态课堂有着本质的关联。一个没有合作交流的课堂必然缺乏生机与活力,其间的学习生态也必然沉闷而乏味。只是如何寻求真正有效、有价值的课堂合作,比如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个人责任并扮演积极的角色,知道如何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与人相处,怎样妥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怎样通过帮助、协调,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与质量等,这些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