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我们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一个“求真”的课堂,“真”如“清水芙蓉,天然雕饰”。欣赏过于永正、薛法根等名师的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就应该这样上,课也应该这样上,这样的课我也能上!我们也正是从“课也可以这样上”、“这样的课我也能上”中,看到了大师们的气魄,看到了大师们的非凡,看到了名师的“课堂观念”――既关注学生,又关注老师。“关注学生”是课上,无论是识字、解词、还是阅读、理解或者是其他什么,都是那么自然、实在,毫无刀耕斧凿的痕迹。教师的一切着力点全在学生身上。看他们上课,符合学生的胃口,学生学得得轻松、学得满意。“关注教师”指在准备课的时候就考虑要上家常课,上教师们能够借鉴、能够模仿、能够迁移的课。大音无声、大相无形、大雪无痕,教却看不出教的痕迹,一节课就是一段鲜活的生命,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自然真实。我们应该回归课堂教学真正的生命状态,即回归到课堂教学所需要的那种自然、和谐、真实的生命状态。“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原汁原味,可谓“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