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带来的收获与思考(十一月份学习心得)
11月18日 下午,认真聆听蔡红主任所做的生态课题专题讲座,感觉还是挺有收获的。
首先,我对生态课堂的特征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生态课堂必须具有自然和谐、生命生成、整体开放发展三大特征,我们要让自己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要让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涨,我们更需要在对话与互动中得到教学相长,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放。反思自己的课堂,多少还是有些欣慰的,因为我的课堂孩子们都很喜欢,而轻松愉悦的氛围也就让孩子们敢畅所欲言,当然也就有了很多意外的惊喜。不过,要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开放,我觉得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其次,对于如何构建生态课堂,我也有所知晓了。构建生态课堂,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其中主张的三大原则,还是让人受益匪浅的。一、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障;二、独学重于对学,对学重于群学,群学重于教师讲;三、处理好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关系,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细细回想我的语文课堂,加强课前预习还真是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呀!一篇长文章,往往在所有孩子读通的基础上讲读起来比较顺畅,而孩子们的理解也能比较到位,这就告诉我们,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预习真的非常重要。当然,要想让预习达到一定的效果,我们做老师的还真应该下番功夫,精心设计这些预习单,引导孩子自己理解能理解的知识,从而使我们的课堂讲解真正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真正做到了高效、生态。而这,正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