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把握学习的效度(学习心得)
生态课堂,要把握学习的效度。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才找到课堂和谐生态大门的钥匙。
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是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忙着寻找教案,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进行详尽的解读。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广泛,认真解读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认真解读好了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才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本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
我在教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就运用了这一点。新课伊始,我谈话导入,引领明晰目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平时拿到一篇文章,你肯定会读好多遍,你一般会读些什么?怎样读?然后媒体展示读书方法: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句段,读出感受──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写法,学以致用──体会和运用表达方法。这样读文章,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今天的阅读练习,我们就按这三步进行。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就被激发了出来,而后认真品读《水浒传》的热情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