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式生态课堂学习心得
郑陆中心小学 顾晓兰
王敏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
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生态课堂
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背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① 两角度备课。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
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
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
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首先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
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
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
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
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②两条线教学。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
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少教师在备课时,
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
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
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
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
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