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促生成 构建生态课堂
一、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这里所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用系统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作出整体的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结果做出估价。实际上,所谓教学设计,也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规划。
二、形成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互动课堂运行机制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去作艺术调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
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和智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著名教育 家朱永新 教授提出,应当具有六个特征。一是参与度,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二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五是练习度,即学生的课堂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
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应对策略
1.利用学生的好奇,激发兴趣。
2.善用学生的疑问,激活思维。
3.妙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
4.活用学生的实际,盘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