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姓名 |
吴晓亚 |
学科 |
语文 |
时间 |
2014.11 |
学习内容 |
|
片段摘记 |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发展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学得更加主动,那么教师要给机会,给时间,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做学生思想的保姆。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批评的:“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再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独立自主的人。”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生态化不就是要体现“空白”吗?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因此,教学中留下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思考,探索中形成了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我们在教学中要讲究“留白”的艺术,要为教学留有余地。 | ||
阅读感悟 |
学习很多的好教案,发现要使课堂丰厚充实,课内外的勾兑显得很有效果。“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毕竟是有限的,课外那是好大一片天地。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通过片断仿写、课外阅读适量增加学生的读写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