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努力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的激情共舞
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生成”诚可贵,“预设”价更高》,但我认为,预设和生成是没有轻重之分、优劣之别的,他们都应该为课堂“顺利”和“完美”承担责任,都应该在课中得到正确的诠释和有效的演绎。在课堂中,只有教师课前精心预设,多准备一些“紧急预案”,“生成”悄然降临,就能有效地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使课堂大放异彩。
二、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
诗意的语文课堂是闪溢着灵动、惬意、恬淡与高远,既有小桥流水的平淡温馨,也不缺乏长江黄河的豪迈气势。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但除了追求诗意外,教师和学生的创意更可以让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学习的乐园。尊重学生阅读实践中的多元感受,呵护他们在语文实践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给予他们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多设计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身心放松。
三、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语言发展和情感熏陶的同构共生
语言性是语文科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应努力寻找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情感熏陶而虚化了语言的学习,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应有机结合,共同欢歌,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训练。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个性的张扬,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