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情况反馈表
时 间 |
2013.5.24 |
地 点 |
刘海粟小学 | |
活动类别 |
武进区专题研讨 |
参加者 |
蔡红 | |
活动过程 |
一、陆金芳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二、蒋丹执教《海底世界》。 三、吴叶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四、许文玉专题发言《聚焦言语表达、提升语文素养》。 五、张新东校长点评。 六、蔡红专题发言《复习,美丽转身后的精彩》。 | |||
活动感悟 |
三堂课,真是各有千秋,各有亮点,正如张新东校长点评的那样,体现了三个“合”: 一、阅读教学和写字教学的有机结合 新课标对写字教学的重视非同一般,要求“每一堂语文课要落实十分钟的写字时间?”当然,时间未必需要每一堂课十分钟,但是每一堂课都必须写起来,必须有的放矢地写,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在这三堂课中不难发现,写字教学落到了实处。第一堂课“眨”字的教学,老师先让学生做做“眨”的动作,然后说说眨眼与什么有关?左边是什么字?写入田字格怎么写好它?通过观察、交流,学生一起写了“眨”字。写完了,老师问:“美丽的夜空中,还看到了什么?”从课文悟读切入到写字教学,又从写字教学回到课文,非常自然;第二课的写是教师提供情境,然后学生仿照课文段落进行练笔,分散交流后,老师还让让几位学生组合起来,练成一段话,使得学生对总分段的体会更深刻;第三堂课的写是结尾处的古诗抄写。教师的范写给了学生很好的榜样,特别是写过之后的反馈尤其重要,通过点评,学生能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写的质量。 要注意的是,不同年段,对写字的落实也应当有所不同。 二、情境创设和言语训练的有效融合 利用情境创设进行言语训练,这是语文课常用的方法。第一堂课,有语言情境的创设,比如“如果你就是小鱼,游入这么清的小河,你最想干什么?”随后出示“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有时 ,有时 ,真 啊!”的练习;又如想象的语言实践“ 来了,在荷叶 ”;还有学完课文之后的仿说“夏天来了,我真想变 、 。”第二堂课则充分运用媒体播放海底动物的活动影像,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写,这就使得写话变得更加真实而便捷。 总之,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切实进行语言实践。 三、内化语言和拓展延伸的有机整合 语文课,应当摒弃繁琐的分析,要化点状为块状,可以遵循“整体 ——部分——整体”的顺序;要变问答为活动,变甄别为评价。 就拿第一堂课来说,教者不仅引导学生品悟课文的语言,多次诵读积累,而且仿照句式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实践,这就使得内化语言和拓展延伸有机整合起来了;同样,第二堂课也是,通过朗读感受海底动物发出的奇特的声音,然后是想象说话:它们吃东西时,像 一样 ;行进时,像 一样 ;遇到危险的时候,发出的警报声像 一样 …… 记得张校长的谆谆叮嘱,教一篇课文,要知道文本语言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的?如何让学生学会这种表达?这语文教学的三问应当成为我们教学的支点。 在我做毕业班复习的交流后,张校长做了补充,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我们应当多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