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情况反馈表
时 间 |
2014.12.5 |
地 点 |
清英外国语学校 | |
活动类别 |
听课 讲座 |
参加者 |
吴晓亚 | |
活动过程 |
课堂教学《航天飞机》 课堂教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阅读课 课堂教学《岗丘的野狗》阅读课 蒋军晶讲座 成尚荣讲座 | |||
活动感悟 |
全国名师蒋军晶携清英吴晓燕、唐靖霞两位青年教师带来了精彩课堂,吴晓燕老师执教了《航天飞机》一课,吴老师在把握文本扎实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大胆将iPad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合作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唐靖霞老师的读书推进课《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课,在读书交流中融入学生讲故事展示、话剧展示等形式,让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走进文本,融入文本;蒋军晶老师执教了《岗丘的野狗》一课,这节课关注语言训练、文化本位的同时,关注教学策略的养成,在把握文本情节的同时,了解并尝试寻找“故事的转折点”这一阅读策略,借助故事,围绕“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蒋军晶校长的课堂既有睿智的思辨,更有幽默的诠释,孩子们在课堂中所展示出来的善于聆听、善于思考、乐于回答,赢得了全场观众的赞叹和掌声。教无定法,蒋校长还就不同文体的不同教法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让老师们获益匪浅。 下午的活动更让老师们期待,国家督学,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就课程和课程基地建设作《从课程基地到文化境界追求》的报道。他赞扬清英人在奚亚英校长引领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给全省教育同行带来新的启示:他称赞清英人关注并着力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语言,选择语言课程作为课程基地建设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基于儿童的立场,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为主人,将学校当做儿童精神的根据地,智慧的孕育地,课程文化的创生地,是一种深刻思考和认识;清英将阅读教学作为课程基地的关键,把阅读当作师生生命的栖息地,在每个孩子身上种上“阅读疫苗”,更是一种准确的把握和定位;清英课程基地的建设基于全语言、全课程、全开放、全儿童的认识,不仅融入中国文化,更涵盖外国文化,建立起了科学的学科结构;同时以“易课”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行动,基于语文工具性、生活化的认识上,重塑课堂,优化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最后,他对清英青年教师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将阅读作为第一生命要素,将自己作为终生的阅读者,才能建构自己的课堂,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将每个自己都建设成课程基地;其次,做一个终生的研究者,要关注儿童,研究儿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儿童相结合,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我想,这也是对我们全体老师的要求。 | |||
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情况反馈表
时 间 |
2014.12.11 |
地 点 |
湖塘实小 | |
活动类别 |
武进区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
参加者 |
吴晓亚 | |
活动过程 |
课堂教学《黄鹤楼送别》 课堂教学《苏武牧羊》 张红波讲座《视野·践行·课程》 张新东讲座《基于课程视野 提升核心素养》 | |||
活动感悟 |
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唐敏蓉和杨丽老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黄鹤楼送别》和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苏武牧羊》。唐敏蓉老师根据“文包诗”这一苏教版创新体裁的特点,以诗、文、诗三大版块组织教学,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对古诗的读、吟、诵,带领学生沉入关键词句的品读,并巧妙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中,一步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杨丽老师的课堂清新明快,干净利落。课堂板块清晰,相对独立却又前后勾连:梳通课文,抓主要事件走近苏武;品评“荒漠牧羊”,感悟人物内心,层层深入;“设计剧本”演卫律体悟苏武形象,人物随语言铭刻在心。 精彩的教学展示后,湖塘实小张红波副校长发表了以“视野·践行·课程”为题的专题汇报。张校长围绕“视野决定高度——学生素养的认识”、“践行坚实脚步——语文课程的实施”、“课程拓展宽度——大语文观的建立”三个方面谈起,不仅列举了我校素质教育培养落实目标的“课堂教学洗净巧华、课外阅读注重方法、实践活动锦上添花”,还以自己宽泛的知识面及独特的思考,谈了我校对于“课程视野”等话题的理解,为在场全体教师带来了启迪,指明了践行的方向。 而后,武进区教研室张新东校长依据活动主题作了精彩评议。张校长认为,让语文课堂走向课程,最直接根本的需要是开阔视野的广度。他从课程意识的内涵说到老师们要积极做国家课程的引领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参与者、教师个人课程研制与实施的探索者,只有增强课程的意识,正确定位课程目标,才能依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