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生态课堂
郑陆中心小学 吴晓亚
生态,意味着自然和谐,师生是关系融洽的对话者。
课堂是一个对话的空间,师生双方在对话和互动中进行情感交流、实践创造与资源开发,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生成与创造的过程,从而提高生命的价值。
那么,我们是不是一个好的对话者呢?
一个好的对话者,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会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一个好的对话者,是学生发展的支持者,能根据课前的充分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来组织教学,对学生充满理解、期待和欣赏;一个好的对话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学生困难是给予点拨,还会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生态,也意味着差异的存在,生生之间是自然差异的呈现状态。
对于这种差异,我们应该将它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作为一个问题来处理。既然是资源,我们就应该合理利用、开发这些资源,怎样的孩子可以得到怎样的发展,怎样的孩子可以得到怎样的开发,怎样的孩子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都可以以资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衡量。当我们在课堂上聆听学生的回答时,会听到不同程度的理解,会感受到不同的思维高度,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赞赏它,或者纠正它,或者提升它。我们无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同一高度,但我们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生态,意味着生命的滋养,课堂是人生成长的摇篮。
生态课堂,就是一个阳光水分空气充足的生态园区,为棵棵花草提供生命的滋养。
教学语言是师生交流信息的津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本活的教材。语文课上,教师那感情浓郁、气韵流转、鲜活亮丽的课堂语言,能有效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令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心火闪耀。教师的语言要精确严谨、秀丽典雅,又保留着日常口语的生动活泼、平易自然;既有很强的鉴赏性、感染力,又对儿童有着很强的适切性,易于明白、乐于模仿。这样一种语言,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完美表达,更善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当我们带领学生全心全意地走进文本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学生的心灵也是如此丰富而美丽,有的成熟些,有的幼稚些,这时教师的情感就是一条长长的传送带,带着他们来到文本的深处,跟着文本一起喜悦,一起愤怒,一起神游,一起辨别是非……那就是心灵最深处的滋养,在情感的波澜中起伏,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