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指导书写。理解有关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按要求预习课文,搜集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现四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开天辟地。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读)13、《开天辟地》,你知道这是个什么 故事?(神话)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3、你知道这些神话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神。看图。
看,这是个什么样的神?(顶天立地、巨大、伟大、力大无穷……)
让我们一起呼唤他的名字——盘古。
5、正是这个伟大的神开辟了天地,我们再读课题——开天辟地。(辟的意思就是开,开天辟地也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读准读通课文。
2、带领学生学习几组词语
(1)合拢、裂开、崩裂、破碎(混沌一团、黑暗混沌)
(2)劈、凿、撑
(3)精疲力竭(疲惫不堪)(重点指导“竭”的书写。)
(4)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万顷良田(良田万顷)
(5)巍峨
出示词语(拼音)自读→词语(去拼音)指名读。
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我们一起来写写,跟老师书空。给这三个生字描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词语读得不错了,那课文读得怎么样了呢?老师请同学读第2、7自然段。指名读,相机正音。点评: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生评)对了,同学们预习的时候就要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
2、那么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自读课文,思考。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出示: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指名朗读。
(2)、根据这句话,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3)、指名交流。
(板书: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3、小结:刚才我们找出文章中现成的句子来概括主要内容的,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按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读。
四、总结
同学们,盘古是怎样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的,又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
课后习题1、4题。
板书设计:
13、开天辟地
混沌一团
盘古 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