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夜晚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4 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清记叙顺序,把握故事梗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
1 .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 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 超声波”这个词语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课件的介绍,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课文设下悬念。 ) 2 .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3 .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
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
1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2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
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
1 .自由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写写。
3 .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四、读中探疑。深入文本
1 .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 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填写表格。
实验次序 |
实验经过 |
实验结果 |
结 论 |
第1次 |
蒙住眼睛 |
仍能自由飞行 |
|
第2次 |
|
|
|
第3次 |
|
|
|
第4次 |
|
|
|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小标题。
3、再读课文。
五、设疑生疑,感悟文本
1 .是呀,“ 超声波 ”的作用真不小,超声波是斯帕拉捷发现的吗?为什么课文末尾写道“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恩惠呢”?
2 .默读全文,说不定你会找到更多的疑问,在你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六、生字教学
“ 碍”的注意点:石部略小偏上写
七、自选作业,拓展文本
1 .将自己的疑问列出来,准备下节课与同学讨论交流解决。
2 .查阅并收集有关发现或实验的小故事,准备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
3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有趣的实验或发现?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