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情景交融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字——“美”,文美、境美、情美。课堂上,我不时萦绕着优美的音乐背景,用灵动的语言,极富的感染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把他们带入了优美的情境中,仿佛融入了迷人的月色中,尽情去感悟、去诵读、去幻想,情感在不断地推波助澜中升华。
二、深入感悟,注重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学习语文的过程要重感悟。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这一点,没有串讲串问,没有烦琐的分析,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立足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朗读,充分感悟,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读中悟,悟中读,浑然一体,美感十足。
三、训练扎实,关注培养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读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想画面、悟情感等方法进行朗读,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最后,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然后进行练笔、说话。这一训练扎实有效,真正为教育实践服务。
四、教学创新,生成资源
本课我的一大亮点就是对教材处理的一大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开发生成资源,把小外甥的话改成了一首小诗,诗文相通,学生朗读,诗味十足,给人以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