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教学反思
郑陆中心小学 施丽丽
《孔繁森》一课,通过描述孔繁森在援藏工作期间收养孤儿并为孤儿献血交学费这两件感人的事迹,颂扬了孔繁森关心爱护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优秀品质。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孔繁森实在是一个距离远,感觉陌生的人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人物品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前,让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关于孔繁森的故事,使他们对孔繁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文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怎样才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句话呢?
教学时我帮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先了解新词“援藏”的意思,以此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再抓住“优秀”一词,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先前初步的体会,对孔繁森产生一个总体印象。这时大家都明白了,是围绕本文是围绕“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而写的了。在教学中我采取按课文内容填空的方法,这样学生不必去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就可以在不经意间回忆了课文内容,抓住了文章梗概,了解文章的中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这一课来说体会孔繁森优秀的品质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设计中:1、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孔繁森。如“孤儿”“请求”“恳求”等2、创设情境,走近孔繁森。“孤儿”是什么样的人?“亲生儿女”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儿女,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们的?如果你是孔繁森,你会怎样恳求医生啊?此时此刻,如果你们就是那三个孤儿,知道了这件事会说什么?等等。通过这些设计让学生去认识孔繁森、品味孔繁森、走近孔繁森、歌颂孔繁森。让学生得到精神的陶冶。在学了课文,了解了孔繁森的动人事迹后,学生受到强烈的思想、感情冲击,达到教学的高潮。
最后,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再次体会到孔繁森对汉族和藏族的团结所作的贡献。以上环节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