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评课
三月一日 有幸听了 蔡红 老师执教的这篇文章的第二课时。 蔡 老师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钻研,紧扣“为什么冰心奶奶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主问题设计教案,按浏览顺序边读边思,最后自然让学生得出答案,教学过程相当清晰、有层次。特别是最后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文章,了解冰心的思想:“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对文章的深度拓展,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这一要求。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冰心奶奶的作品尤其如此。 蔡 老师抓住儿童是天使,儿童是太阳,儿童是花儿,儿童是春天这几个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有关文句。学生经过认真研读,产生了很深的感悟,如:常人眼里的“顽童”,在冰心奶奶的眼里是“小天使”,她心中的儿童是多么活泼可爱!“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儿童身上潜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这是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希望。“花也和儿童一样……”啊,不说儿童像花一样,这不是儿童比花更美吗?“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多么强烈的对儿童的挚爱啊! 蔡 老师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评、鉴赏,冰心老人对儿童的一片赤诚之心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然后,再通过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是实感,拉近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重难点也突破了。
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使学生真实感到此时此景。学生对海棠不是很熟悉,对第5节的学习有困难。所以,当学生说到冰心一进玉澜堂,觉得眼睛一亮,是因为看到了大海棠。 蔡 老师相机出示海棠图片,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目光。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片,品读文字。另外,还利用阅读有关冰心的作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冰心。电教媒体对学习文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感悟能力。
我们知道,在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 蔡 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