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石榴》 陆晓芳 听了承老师执教的《石榴》第一课时,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在初读课文时进行字词教学是一项重要任务。如何使字词教学真正和谐地融合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之中,不仅要做到和阅读理解活动密切联系,而且又适当集中,为研读课文打基础,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所在。在这点上承老师做了积极地有益的尝试。如理解“喜讯”一词时,具体操作步骤是(1)什么是“讯”?理解“喜讯”;(2)“喜讯”指什么?(3)指导学生造句,把词语放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多形式的造句,使学生知道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善于引导学生积累词汇,从而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朗读第一自然段时,承老师 让学生理解 “驰名中外”是的意思,她不是直接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是说你能换个词语吗?学生立刻想到“世界闻名”和“举世闻名”“闻名遐迩”等词语,不仅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还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找近义词,真可谓是一石三鸟。 三、读通课文是研读课文的基础,老师课前布置学生回家预习了,课上就可以直接检查学生回去预习的情况了,可以有终点的针对一些难度的句子,如生字多的句子、长句子等。这一点承老师做得很好,用多媒体打印出来,采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四、词语教学扎实。新课标规定中年级语文课要留10分钟写字,承老师做到了。通过讲解字的读音、字形结构、笔顺,让学生描红,再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通过比较知道该怎么写,从而把字写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