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重点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个内容,表现了詹天佑爱国、杰出的特点。
吴老师上的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能确定每一课时目标。
在第一课时中,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吴老师在字音、字义方面指导到位,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詹天佑爱国的思想,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才能。教学目标明确,并且很好地达成了目标。
二、精心设计教法。
由詹天佑图像、资料引出课题,使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做到激发动机时入情。接下来,检查学生在预习中对詹天佑的了解,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詹天佑。引导学生说出文中的中心句,接着老师提问: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为帮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打下基础。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吴老师上课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前谈话充分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让学生看图片,细细读,入情入境读都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让学生更多参与。其次, 吴 老师让学生全程参与,在学习课文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吴老师从“初读课文,整体认识詹天佑”到“品读感悟,全面认识詹天佑”,然后到“研读体验,深入认识詹天佑”,让学生在认识詹天佑的过程中,多次地读,多次地感悟,多次地提升自己的情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更在朗读与感悟中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后,学生在文本内容的感悟中,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吴老师请一位同学当工程师,画出线路图,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感动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