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本文虽然不是出自名家手笔,但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今天听了承老师的教学,觉得有几点值得学习。
一、在初读课文时进行字词教学是一项重要任务。如何使字词教学真正和谐地融合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之中,不仅要做到和阅读理解活动密切联系,而且又适当集中,为研读课文打基础,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所在。在这点上承老师做了积极地有益的尝试。如理解“喜讯”一词时,具体操作步骤是(1)什么是“讯”?理解“喜讯”;(2)“喜讯”指什么?(3)指导读句子,造句.
二、读通课文是研读课文的基础,大家都知道“书不读熟不开讲”,但课堂时间有限,关键是要把力用到点上,如生字多的句子、长句子等。这一点承老师做得很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老师把这些句子都藏到了石榴的背后,石榴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自己选择进行挑战。让学生自己选题检测,带有很大的未知性和挑战性,使学生感到新鲜、刺激。读好了含有生字的句子后,再让学生读相应的自然段。学生读课文的同时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明确文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字的字音,对课文中的长句和难读的句子加以指导并范读。如“红白相间”中的“间”读第一声还是第四声?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讲了它在两种读音时的不同意思,让学生自己判断,结果学生都明白了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句很长,我就带学生读。其中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因为这一段生字特别多,所以我先让学生读生词,把生词读熟了再读句子。并拿出实物让学生理解“晶莹透亮”,“红白相间”,“紧偎”等词语。读书指导要让学生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深挖细找,不留“死角”,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严格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认读品质。
三、注重写字教学。初读环节学生已经大致认识了生字,现在要对生字进行巩固了。首先让学生读帖,书空,请学生说说怎样记住它们。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再次认识生字、记住生字。接着教师重点指导“甚”、“讯”、“甜”的笔顺及书写。这三个生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而且不容易写美观。所以教师的范写非常重要。最后学生描红,临写。请学生说说写这些字时注意什么。让学生当堂描红并当堂展示反馈。在这里,承老师所掌握的先进多媒体技术又发挥了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对第一课时教学,承老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大量的实践,脚踏实地,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达到了第一教时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