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陆老师的《槐乡五月》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吴晓亚
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人物。今天这堂课,陆老师创设了一种美的情境,营造了一份和谐的氛围,充分体现了生态课堂的特点。
1、关注文本,习得语言。陆老师再指导学生学习描写槐花外形的段落时,展示一组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槐花的美,然后提供文中句式:有的槐花,依偎在一起,像 ;有的槐花, ,如 。三年级的学生,语言大部分还处于模仿阶段,教师提供语言模式,让他们学一学,再跳一跳,关注文本,利用文本,让学生习得语言。学生在纸上一边想,一边写,教师提示学生把字写端正,这不仅仅是语言的训练,也是一种写字的练习,呼应课标中对课堂写字的要求。而后的仿写小动物被吸引来,也是一样的目的,建议老师在这儿让学生多说,不要写,以免浪费时间。
2、情境创设,引人入胜。无论是图片,还是老师的语言,都在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以文中的孩子自居。特别是在学习小姑娘、小小子那一部分时,将文章变成第一人称,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一个小小的改动,就激发了好多学生的兴趣,读得津津有味。
3、关注朗读,形式多样。课堂上,指读、齐读、分男女生读、变换角色读,各种形式,将学生的朗读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了。
总的说来,这堂课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是一堂和谐的生态课。如果说建议的话,我觉得教师的过渡语还可以精简,教师的评价语适当增加,教师的激情再浓一些,感觉师生一定会更融洽,课堂一定更美!
201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