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施丽丽 |
年 级 |
三年级 |
学 科 |
语文 |
执教内容 |
《北大荒的秋天》 |
时 间 |
2013.9.17 | ||
评 课 | |||||
听了施老师的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生态课堂是愉悦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如皮亚杰所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爱”。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作用,所以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施老师执教《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生字词就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锦缎”和“绸子”时,她借助直观的ppt,让他们一下子就找出了两者的区别;教学“燃烧、摇铃、山岭”这几个生字词时,她启发学生抓住形声字词的特点进行辨别识记;教学“抖动、摇动”等动词时,又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两者差异。学生学得可真是兴致勃勃。 2.生态课堂是凸显学科特点的课堂。作为语文学科,特别是三年级,老师们应该特别重视朗读,要读出不同的感受,读懂课文的内容,这一点,施老师在第一课时就做到了。在指导朗读课题时,她通过讲述,让学生突出题目中不同的词,比如她说:“用朗读告诉我这不是别处的秋天”,于是学生重读“北大荒”;又说“这是个特别的季节”,于是学生重读“秋天”。在指名朗读课文时,施老师紧扣文章的特点,落实课标要求“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一小节一小节读课文,然后边读边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从而理清了课文脉络。 在引导分段这个环节可能还要再商榷一下,这篇文章写了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二、三节很明显是写景,但第四节既有景又表现了丰富的物产,所以,整篇文章按总分总结构分成三段是比较恰当的。 生态课堂永远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让我们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