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狄丽琴 |
年级 |
六年级 |
学科 |
语文 |
执教内容 |
姥姥的剪纸 |
时间 |
2013-10 | ||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形象。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课文既表现姥姥精湛的剪纸技巧,又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狄老师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这条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她怀揣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披文入情,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姥姥与“我”的情感世界。 不论是课堂上的整体阅读,还是个体阅读,凡是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都应该是有选择的。这里的选择既有阅读内容的选择,也有阅读方法的选择。比如今天这节课,题目是《姥姥的剪纸》,文本所包含的意蕴应该是丰富广泛的,如果要想深入阅读就意味着阅读的选择。这节课中狄老师的取舍是精当的,由剪纸作品导入课文,再由两幅图导入句子的学习。适当的取舍,为过程的学习留下机会。其中教学中有几个片段老师处理得非常好。一处是“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老师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悟。在感悟时能按抓住一个“拴”,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说体会,指导朗读。一处是最后一部分,老师让学生先体会姥姥对我的爱,再体会我对姥姥的爱,老师做得非常有层次,选择深入阅读的重点恰当,有效地促进了阅读的深入,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是在指导朗读上面还有一点欠缺,这些重点指导的朗读内容,从课堂上看,学生读得较好,不过是从一开始就读得较好,看不到学生朗读进步的过程。 与狄老师共勉! 201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