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天游峰的扫路人》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 走进徐老师的课堂,我们感受到了新课堂的活力。回顾整个教学流程,老师引领着学生由一个个问题走进课文,与天游峰对话,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与作者对话,品悟为文之意、弦外之音。教学环节都是基于学生的探索而生成,“言意统一”的教学理念也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了知识的魅力,以理解为基础的朗读训练更展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游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徐老师在让学生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以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写出了天游峰的险峻。教学中徐老师采用“读中感悟 ”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自主研读课文。首先让学生认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也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色,林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细细地品读后,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体会这是一位质朴、慈善的老人。语文教学离不开写的训练,只有将写的训练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才能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到最后,徐老师还设计了一个写话训练:写上星期春游中的一个娱乐设施。通过这个训练,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